首先我必須説明,世上並沒有對與錯的市場營銷(marketing)策略,不同的策略碰上不同的外圍因素,成功與否其實與運氣有很大關係。市場營銷與金融投資很不一樣,其效果不能用數字來計量,有時候表面上輸了一仗,但長遠來説又能贏得戰爭。這就是war與battle的關係。

我的市場學基礎屬於西北學派,因爲大學年代的市場學教授是一代宗師Philip Kotler的學生(算起來,我豈不是他的徒孫?)。回顧我的大學成績表,就只有市場學和中英文傳意能夠奪A,其他的,唉,不提也罷。正因爲市場營銷涉及的範疇多得很,從數學到經濟學到心理學再到美學,讓我着迷不已,也就經常會把身邊的事情指手畫腳一番。

以前我一直有訂閲ELLE雜誌,並且維持了三年。直到半年前,有感它的訂閲禮物越來越遜色,而且雜誌的内容千篇一律,所以就不再續訂。爲什麽我會覺得内容千篇一律呢?話説我會把一整年的雜誌存起來,到新年前就會將雜誌「分屍」,把有用的内容撕下來分類存檔。然後我就忽然發現,兩年前的那篇文章和兩年後的那篇文章内容根本就是一樣,只是改了排版、圖片和用詞而已!其實也難怪,我以前為上司當寫手在財經雜誌發表文章,也經常把三四年前的文章拿出來,舊酒新瓶地改掉一半(一半已經很有良心!),或者把不同時期的文章東一塊西一塊拼湊起來完事。

好吧,然後我今天又收到ELLE的宣傳單張,說續訂的話有什麽什麽禮物。禮物清單如下:



哈哈,我清楚記得兩年前續訂的時候是可以挑選兩份禮物和一塊手錶,當時我就要了一盒HABA面膜三個Franché眼影(看看,寫博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翻舊賬),現在反而小氣了!是尋找贊助的能力變低了,還是現在的訂戶越來越多讓禮物不夠分呀?最讓我「滴汗」的是,單張上面居然敢聲稱那塊爛手錶價值近一千五百港幣!騙誰呀?當我三歲小孩麽?



儘管訂閲價從以往的252元下調到192元(我的支票存根可以證明),但是依然吸引不了我。更甚者,我覺得該雜誌真是越來越小家!猶記得去年年底有一期居然是送Gucci紙盒一個,那個紙盒食之無味棄之可惜,爲了這種無聊的東西居然要犧牲多少棵樹呀!

其實ELLE近年也有不少改革,例如把雜誌分爲什麽體驗版(沒有贈品)和尊貴版,是否成功就真的見仁見智,但我又覺得這是多此一舉。須知道大部份港女都是因爲贈品才會購買雜誌,而且雜誌内容重復又重復,憑什麽覺得人家會付錢買你的内容(你又不是爆料壹週)。不慎弄巧反拙,反而會讓固定讀者不高興。與其搞這種無聊的product differentiation,還不如省口氣好好改善内容而不要老是舊酒新瓶。

説到時尚雜誌,我最愛的還是英國版的Glamour。内容豐富而且有時事觸覺(絕對不是像ELLE一樣經常把其他國家版本的文章翻譯一次就算),又會教讀者如何把廉價品mix and match配搭出好看的造型。香港雜誌的配搭?好看的就要上千元,便宜的又難看之極。連來自臺灣並且出名hardsell的《女人我最大》都好得多。最得我歡心的是英國版Glamour非常小巧,放在手袋或者旅行箱裏都不會太重,價格兩英磅(香港更會貴一倍),但我卻覺得比任何一本香港時尚雜誌都超值。

論贈品,就當然是一眾日本時尚雜誌稱霸。不過我又實在不能接受自己購買一本完全看不懂文字内容的雜誌。加上現在免費資訊大行其道,早已沒有購買時尚雜誌的需要。香港的雜誌不如仿效美國的雜誌以低價出售或者訂閲,然後靠大量的讀者數目來增加廣告收入,説不定能突圍而出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sena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